贼退示官吏 并序
癸卯岁,西原贼入道州
①
,焚烧杀掠,几尽而去。明年,贼又攻永破邵,不犯此州边鄙而退
②
。岂力能制敌欤?盖蒙其伤怜而已。诸使何为忍苦征敛,故作诗一篇,以示官吏。
昔年逢太平,山林二十年
③
。
泉源在庭户,洞壑当门前。
井税有常期
④
,日晏犹得眠。
忽然遭世变,数岁亲戎旃
⑤
。
今来典斯郡,山夷又纷然
⑥
。
城小贼不屠,人贫伤可怜。
是以陷邻境,此州独见全
⑦
。
使臣将王命
⑧
,岂不如贼焉。
今彼征敛者,迫之如火煎
⑨
。
谁能绝人命,以作时世贤
⑩
。
思欲委符节,引竿自刺船
。
将家就鱼麦
,归老江湖边。
【注解】① 癸卯岁:广德元年(763)。西原贼:少数民族入侵者,西原,在今广西境。道州:今湖南道县。② 攻永破邵:永,指永州(今湖南零陵)。邵:指邵州(今湖南邵阳)。 边鄙:边境。 ③ 山林:指在山林中隐居。 ④ 井税:即指田赋。井,指古时的井田。 ⑤ 遭世变:指安史之乱以来的战祸。亲戎旃(zhān):指投身军旅生活。戎旃,军帐;旃,通“毡”。 ⑥ 典:治理。斯郡:此郡,指道州。山夷:指“西原蛮”。纷然:指骚乱。 ⑦ 是以:因此。邻境:指被攻破的永州、邵州。独见全:独得保全。 ⑧ 使臣:指朝廷派遣的催征官员。将王命:奉皇命。 ⑨ 彼:那些。征敛者:指“使臣”们对民众横征暴敛,尤甚于贼乱。 ⑩“谁能”二句:怎能绝民众的生路而去做时世的贤臣。
委符节:弃官而去。委:丢弃。符节:官员的印信之物。刺船:撑船。
将:率,携同。就鱼麦:靠打渔耕地来生活。就:靠。
韦应物
韦应物(737—约792),字义博,京兆长安(今陕西西安)人。出身世家,十五岁入宫为玄宗侍卫,少时性情豪放不羁。安史之乱后,历任洛县丞、鄠县令,滁州、江州、苏州刺史,目睹时弊,习性渐转成熟平淡。其诗宗陶渊明,以山水田园诗著称,简洁明净,闲淡高雅,华而不艳。由于他多年为官,除却寄情山水外,亦有不少诗作反映了民间疾苦,具有其现实意义。有《韦苏州集》。